以雷神公司為例,最近芬蘭向雷神公司提交了高達3.8億美元的毒刺訂單,英國下單3億美元的標槍訂單,立陶宛1.25億美元標槍訂單,荷蘭下單12億美元防空導彈,科威特更是豪擲千金,下單高達30億美元。
對于在戰場上表現搶眼的海馬斯火箭炮,更有包括立陶宛、愛沙尼亞、瑞士、比利時、拉脫維亞等多國下單采購。
相比之下,美軍在5月份向雷神提交的6億美元訂單,無論數量還是性價比,都已然不再具有優勢。
了解了上述背景,就不難看出,雷格海耶斯的這番表態,目的有二:
一、向美國政府施壓
作為俄烏戰爭的最大贏家,美國軍工集團賺得盆滿缽滿,在順利完成去庫存之后,還想進一步擴大產能。
而這需要進行戰爭工業動員,此舉難度極大,所以它們需要制造焦慮,并對政府施壓。
美國陸軍部長克里斯蒂娜日前表示,五角大樓認為現在開始動員國防生產體系對于美國而言至關重要。
她強調稱:美國保持旺盛的軍事生產能力是對于潛在敵人的威懾。
然而對于一貫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而言,發動戰爭動員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。
即便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,美國也始終以隔岸觀火為主旨,只有當發生日本偷襲珍珠港那種嚴重威脅自身安全的強烈危機時,才會躬身入局。
對此,軍工集團心知肚明。
美國陸軍采購助理部長道格拉斯在采訪中表示,今天的美國人已經很近沒有見識過何為“真正的戰爭動員”,工業動員是需要時間的,不可能瞬間完成。
想要拉美國下水,需要重大刺激。
2023-01-11 09:36:57
2023-01-11 15:34:26
2023-01-11 08:57:19
2023-01-11 09:25:20
2023-01-11 15:48:43
2023-01-11 16:00:22
2023-01-11 11:57:35
2023-01-11 09:47:08
2023-01-11 09:17:46
2023-01-10 14:27:41
2023-01-10 08:56:33
2023-01-10 15:01:51
2023-01-10 09:45:05
2023-01-10 14:39:40
2023-01-10 10:54:28
2023-01-10 09:24:49
2023-01-10 09:35:10
2023-01-09 14:50:38
2023-01-09 14:38:22
2023-01-09 08:51:39
2023-01-09 14:14:35
2023-01-09 09:16:44
2023-01-09 09:46:44
2023-01-09 09:36:50
2023-01-09 10:01:59